考上理想的大学,然后拿到相应的文凭,找到一份安定稳妥的工作,这可能是很多家长对学生的期盼,更有些家长不求孩子能富贵,只要能养活自己就可以了。
家长的一部分溺爱,让有些同学上大学的时候,产生了极大的“落差感”,不能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让部分同学的学习变得一团糟,内务无法自己整理,一放假就用皮箱带回家里,还有的同学直接打包快递回家。
这种“未断奶”的行为就像是袋鼠宝宝一样,无法让学生产生独立的能力,也波及到了大学毕业后的发展,可有些家长并未发觉,觉得为孩子付出是应该的,所以一直被“蒙在鼓里”。
大学生中频现“袋鼠一族”,家长蒙在鼓里,殊不知未来正被吞噬
上大学以后学生们就会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殷切希望更甚,一到放假的时候,遇到熟人都会打听自己孩子的学习、学校,一听到名校别人必定两眼放光,家长也会喜上眉梢。
不少家长不会对别人诉说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如何,考研在他们眼中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也会逢人便夸自家孩子在考研或是在考编制,一直是很上进的。
这两条路是很多毕业以后没找工作的同学选择的,第一次考研可能失利,就准备二次备战,第一次考编落榜,还有其他单位的报考,有的同学就在备考的过程中变成了“袋鼠一族”。
备考地点是自己的家中,学习工具是几本厚厚的书和平板电脑,家长要负责一日三餐,还要照顾到学生的情绪,一到了要考试的时候,家长也神经紧绷,可这些备考的学生群体中“浑水摸鱼”的大有人在。
他们知道上岸很难,但也想着拼一下,可是备考的过程中总会因为各种诱惑而随时松懈,心思有时候不放在学习上,自己乐在其中,家长被蒙在鼓里,殊不知这种行为正在吞噬未来。
家长的支持和照顾,更让这些同学产生了依赖性,他们对于自己的考试心存幻想,不想走出家门去找一份工作来实现自我价值,一提找工作就畏畏缩缩,向父母伸手要零花钱却大大方方。
之所以大学生们出现“袋鼠宝宝”行为,是因为自制力不足,也与家长的过度保护离不开
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不够严格,上学的时候别的同学都在泡图书馆、去运动场,而自己窝在寝室里打游戏,煲剧,临近毕业,家长建议考研考编,有的同学也这样做,所以自己也效仿。
殊不知这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随大流的想法,必然会内心不坚定,准备考试的阶段一翻开书就觉得头昏脑涨,一个单词都背不下来,自制力和独立能力都有限,学生自己还不以为然。
另一方面家庭内部的教育也是比较放松的,家长允许学生“任性而为”,不加阻止而是支持,这样反而会坑了学生,不如鼓励他们去找寻自己的发展道路,备考实在无法进行,也要另辟蹊径。
俗话说“三岁看老”,有的长辈在小时候就将自己的爱灌注到他们身上,对于孩子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掉了,其实家长也要适时转变教育观念,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别让学生在大学毕业的起跑线上就输掉。
大学生想要让自己变得独立,目标得清晰,大学期间多走出“寝室”很有必要
高校的教育资源十分丰富,名校内部有很多学术大牛的讲座,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是十分难得的,机会稍纵即逝,学生们也要抓住。
第一学历上存在劣势的同学,可以试着提升,要懂得去学校的图书馆多学习,不仅是因为这里书籍资源丰富,还有相对安静的学习氛围,在学习的过程中尽量让电子产品远离自己,屏蔽掉这些诱惑。
考研考编也不是唯一的出路,大学生们要是本身优秀,可以收到很多不错企业抛来的橄榄枝,择优入职,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发展,但前提是大学期间成绩优异,又能拥有自己的闪光点。
笔者寄语:大学生中频现“袋鼠一族”,学生们别不以为然,家长也要多去思考,别让学生成为“家里蹲”,即使家底再雄厚,这不值得引以为傲,找到自己的发展轨迹,才能实现价值,不至于被人嘲笑二十几岁的人了还未“断奶”。
今日话题:你觉得大学生该如何选择毕业后的发展?(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百度好学知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