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河南考古工地挖出了一只袋鼠真相来了
TUhjnbcbe - 2024/10/13 16:07:00

顶端新闻记者张弋/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一头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寨遗址的熊,被考古学家确定为死于秋季,幼年还曾发生过骨折。

登封南洼遗址出土了一件二里头时期的平头“骨簪”,被考古学家认定为筷子,曾被人用来吃小米、薏米等食物。

你一定会好奇,既没有文字记载,文物也不会说话,考古学家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就是科技考古的魅力所在。

2月21日下午,河南考古青年学者沙龙第五期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行。科技考古和传统考古有哪些不同?能为我们研究古人带来哪些帮助?通过科技考古,我们又掌握了古人的哪些信息?

你的问题,这里都有答案。

考古工地挖出“袋鼠”?动物考古还原真身

你一定好奇,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古代人类留下的遗物或者遗迹,动物考古是干啥的?

▲侯彦峰

动物考古学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室主任侯彦峰副研究员介绍,动物考古最重要的是要辨识遗址里出土的动物遗存,做动物种属鉴定。“我们院的动物标本库有多种动物多个样本,是国内动物考古中最大最全的。”

他说,以前接到过考古工地一名技工打来的电话,说挖到了一只袋鼠,中国怎么会有袋鼠呢?后来大家把动物骨骼拿回来检测,才发现并不是袋鼠,而是一头5岁大的熊,幼年时还曾骨折,死在了秋季。“只有动物考古才能做到这一点。”

“至于为什么能把骨簪认定为筷子,就是因为考古学家在骨簪上发现了很多残留淀粉粒。在对淀粉粒分析后发现,古人曾用他吃小米、薏米,还有块根类植物。”侯彦峰说。

▲考古遗址发现的动物骨骼

侯彦峰说,在遗址发掘中,会有很多有意思的事。他们甚至发现,商王用来占卜用的卜骨表面的兆纹,都具有一定的人为可控性,目的就是为了用占卜结果掌控当时人们的思想。

每一块骨头都会说话,通过牙齿可了解当时经济形态

你知道古人都长什么样吗?吃肉多还是吃主食多?健康状况如何?有没有患过什么病?

这些问题,在从事体质人类学、古病理研究的孙蕾博士看来,都不是难事,因为古人的每一块骨头都会说话。

▲考古发掘中出土的动物骨骼

她介绍,通过测古人头骨,可以知道古人面部形态和大致样貌;测肢骨,可以推断出身高和营养状况;通过牙齿,可以了解古人龋齿患病率和当时的经济形态,例如古代儿童营养不良或有感染性疾病,会在牙釉质上有所体现。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从史前文明到先秦时期的先民,脚部会存有多余的关节面,到汉代以后就没有了,这和古人的坐姿有关。”孙蕾说,明清时期女性有缠足行为,她们的趾骨掌骨都会变得又细又短,但在其他时期女性足部是基本看不到这种残疾的情况。

▲孙蕾博士

通过检测,考古学家还能判断出一些比较特殊的关节炎,例如强直性脊柱炎,都会在脊椎或关节上有单侧或双侧的表现。

“无论大小,每一块骨骼都能给我们提供很多重要的信息。所以希望大家在田野考古的时候要非常仔细,每一块骨头每一个牙齿都不能丢掉。”

不能完全靠出土文物判定墓主身份

二级研究员、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新郑工作站站长樊温泉分享了一个他在新郑西亚斯墓地发掘的一个小故事。

樊温泉介绍,新郑西亚斯墓地作为李马墓地的一部分,知名度并不高。在配合基建的考古发掘中,共发掘墓葬座,绝大部分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而且以战国墓葬为主,其中最大的墓葬为4×4米。

“从墓葬规模和出土遗物看来,我们当时都觉得这些都是韩王陵附近的平民墓葬,且被盗严重,没有很大研究价值,但有一个美国教授持有不同看法。”

樊温泉说,美国专家发现,墓地大部分都是男性,女性很少,而且年龄都比较大。男性个子较高,没有关节炎和外伤。通过稳定同位素测试,证明男性吃肉较多,生活过的还不错。

美国专家发现,男性的牙齿上有特殊性的磨损痕迹,类似长期嗑瓜子的痕迹。但从出土骨骼上来看,西亚斯墓地的男性并不从事农牧和建筑,综合推断,应该是从事手工业生产,例如玉石切割等,所以这里应该不是单纯的平民墓葬。

科技考古影响发掘水平和深度,拒绝“两张皮”

谈及科技考古和田野考古的关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组成员胡永庆认为,科技考古给田野发掘提供了相当大的助力。

“以前我们在南阳淅川丹江口发掘的时候,发掘出很多玻璃器,考古人员将不认识、看不懂的一律称之为料器,甚至有些玉器钙化了,失去了原有的样子,也一律归到料器里,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胡永庆说,“所以对于认不清的东西,必须进行检测分析,用科技考古手段弄清楚。”

胡永庆说,在很多考古报告和简报中,经常有青玉、白玉等字眼,其实这也是不准确的。“这是考古工作者自己用眼睛看的,从某种程度上会存在误差,不够严谨。”

▲实验室就是考古现场

在周立刚副研究员看来,当前,科技考古和田野考古之间还存在缺乏沟通的问题。

“我以前做传统考古,现在在做科技考古,结合自身经历,有一点深切感受,那就是缺乏沟通。”周立刚说,工作要避免“两张皮”,意思就是科技考古只负责出数据结果,传统考古拿到表格完全看不懂,存在割裂。

胡永庆认为,导致田野考古科技考古“两张皮”的原因,就是二者结合不紧密,不能向对方表明实际需求。“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数据说话,要用语言说出来,结语才是最重要的。”

在文物修复室主任李一丕副研究员看来,考古领队们要有利用科技考古手段的意识,提高学术敏感性。“科技考古是手段,影响到考古发掘水平和深度,领队们要知道科技考古有哪些手段,从而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来源:顶端新闻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考古工地挖出了一只袋鼠真相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