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列的两篇文章写于年,听众Joe同样出生并且长在哈尔滨,ta提醒说,你还欠我们一个下集。翻看这两篇文章,我惊诧于自己还写过如此接地气的短文,其中包含着身边朋友、家人与自己的故事与记忆。我正在编写第三集,请大家回顾先。
每到春节,微博、朋友圈里就会反反复复出现那个段子——“脱掉职业套装和高跟鞋,Mary、Lisa、Coco、Rosa、Samantha登上返乡火车,回到家成了翠花、淑芬和二丫”。
她们在职场上独立、强势甚至有点骄傲,每每有人问起,你是哪里人?她们都挺自豪的说“哈尔滨”。提问的人马上识相地说,怪不得这么洋气。一边客气地说,还行吧,一边满意的笑了。
如果有人见她们皮肤细腻白皙,想奉承几句——
“你是南方人吧?”
“不是,是哈尔滨人”
“东北人还有这么好的皮肤?”她会很不屑的说,哈尔滨人皮肤都不错。其实有意无意把自己和辽宁、吉林以及黑龙江的其他地方区隔开来,东北是个什么*?姐是哈尔滨人。
可每次从哈尔滨返程,她们内心无比清楚,这是回不去的家乡。
骄傲的源头
东方小巴黎,中央大街上的俄式、法式建筑一路通向松花江边,江心有太阳岛,每到重要的节庆日,我们会不约而同来中央大街上“压马路”,人挤着人一边聊天一边缓慢前进。在哈尔滨时间,永远过得很慢。
天主教堂、东正教堂、基督教堂隔街对望,小时候我们不懂得区分,约着见面时只能描述,尖顶还是圆顶。对了,我们也部分东南西北,只分左右。街道与松花江走向相同,西北---东南。
80后的我们吃着面包、红肠长大,喝酸奶,平时吃的小点心是“休-格里姆”,后来到北京读大学后才知道,那是泡芙。爸妈们喝一种类似啤酒但没有酒精的饮料“格瓦斯”,有酒精的啤酒叫哈啤,有百年历史。
至于外省人总说的大咧吧,“咬不动、嚼不烂、像石头”,我们都会鄙夷的说,用刀切成片,吃多少切多少,或配苏泊汤(红菜汤),或配果酱、鱼子酱。
其他物产,冬天冷,储白菜、腌酸菜,晒大葱、但我们有各种各样的鱼,大马哈、带鱼、莲子、胖头......最不济还有鲫鱼和鲤鱼,守着江总不愁没吃的。
大批的俄罗斯人来哈尔滨采购,带来他们的望远镜、礼帽、呢子大衣、捣蒜器在市场上交换,早市、夜市一派繁华迹象,名副其实的远东明珠。
而从历史上看,这座城市更值得骄傲,金清两朝发祥地,中东铁路竣工后,20世纪初就具备国际都市雏形,俄国人、日本人、犹太人,当时一战、日俄战争,哈尔滨成为一片净土。大概是从那时起,百姓开始浸染“洋气的生活方式”,为日后貂皮、卷发的兴起撒下种子。
走向衰败
自豪感与优越感始终伴随着这座城市的居民,扬州人来搓澡,温州人来弹棉花,我们还做着小康的美梦。
尤其是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缺乏轻工业支撑,让哈尔滨人看到了商机,有远程发货做边贸的,也有深入俄罗斯、乌克兰在当地市场做零售、批发的,赚了不少钱,可好景不长,哈尔滨的商人经常遭遇查获,吃拿卡要是常事,“他们看不得中国人赚钱,老毛子最坏了”。长大了才知道,是因为卖到俄罗斯的货太差了,棉鞋走几步就掉地,羽绒服里是黑心棉。永远本着一锤子买卖,懒得骗你第二次的本质,我也是最近几年才悟透。
边贸不好做,不怕,咱有工厂、有重工业,汽轮机、电机厂、锅炉厂三大动力造就了多个厂区,比如星光厂,这里有几千个家庭的就业,除了大片的工厂外,还有中学小学幼儿园、医院、派出所、食堂、澡堂,子弟们几乎不需要走出去,至于工作等着接班就行。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切按部就班,生产--回家--生产,没啥好攀比的,大家都差不多。饿不死,也富不起来,但有集体分房,一模一样的数十栋楼房按编号在厂区内排开,外人进来只能靠楼牌号分辨。
90年代后期,国企不堪重负,宁可上刀山的朱镕基提出“国企改革”精简机构,下岗、买断、内退、允许发展三产等陌生的词汇冲击着这座城市。那时候人实在,不懂这究竟意味着什么,提前拿了钱,可以干点小生意,一举两得,大家痛快签字拿钱走人。可日后的持续阵痛,时至今日仍是这座城市的殇。
如今走在哈尔滨的街上,你会不禁感叹,小商业真发达,一米一个小门脸干餐饮的、做复印的、开旅店的、弄超市的、美容美发,多到乱如麻,许多人就是下岗的分流。
*府贪腐问题已经让百姓编成段子,当成笑话四处传播。敛财、寻租、低效、人情社会、托关系走后门,大家都习以为常。可无法改善百姓生活、振兴经济真的仅因为地方*府的无作为吗?
停滞不前
SamanthaRoseVivianLinda,她们多数都是高中毕业后,就前往了北京读书,留下工作,成为北漂,内心藏着个美好的愿望——
积攒经验,有朝一日,重回家乡,找回“夏天清凉干爽,冬天可以听到脚步落在厚雪的咯吱咯吱的感觉”。
可哈尔滨保持了20年如一日的奇怪,几乎没有好公司、事业单位缺人,除非你有条子、有关系,甭管你有外企、强、BAT的经验,不给好处,你依旧找不到工作。许多好工作甚至有中间人明码标价,进XX银行20万、进XX医院30万、进XX高新企业10万,就算你条件够了,不给钱几乎只能陪榜。
Anna死活要回哈尔滨,几次三番回来面试,都没下文,最后托关系找人花了10万,进了一家哈尔滨的上市公司,也是财务造假的那种,最关键的是她的岗位居然是售货员。这在本地人眼里都无所谓,只要是你是正式员工、有编制就行。
私企倒是需要人,99%没有五险一金,没有双休,重要的是没有前途,进了这样的绞肉机,总是提心吊胆,生怕老板跑路。这样的公司自然也不能去。
离开十多年,居然毫无长进,她们想要一个答案,我的家乡怎么了?和父辈们在吃饭时聊起,他们答案出奇的一致,“国家总说振兴东北,啥时候给好*策?啥时候能派来实干的地方官?”保持着多年来始终的怨天尤人。
经济数据上看,哈尔滨GDP去年增长7.1%,还挺好看,但工作机会怎么就这样少?细研究,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贡献了很多比重。去过哈尔滨的人都有体会,王岗、群力、哈西高楼林立、灯光无几,库存不知道要消化到何年何月?路面,马年挖管道、羊年铺电缆、猴年又搞上了多路管线合一,挖个坑再埋上也是GDP,为了*绩,就挖吧。
正经该挖的地铁,迟迟难动工,上一条耗时5年,目前已经通车3年,但仍有参与的工程队被拖欠款项。一想到地方债,还拖欠,真是无语凝噎,而这只是冰山一角。
拖欠款项已经成为这个商业社会中绕不过去的话题,重工业上成熟的产业工人有出来创业的,做高级工业模具,销售对象是当地国企,结果呢,模具按时交工,但国企没钱付账,“大环境不好,要不你先把钢材拉回去抵账”。大大小小的企业资金链就是这样紧绷着。
(未来待续)
张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