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海底有可能存在巨型生物吗
TUhjnbcbe - 2021/6/18 15:52:00

深海生物,通常指生活在深度米或更深的海水抑或海底热泉中的生物,由于黑暗、高压、低温或热泉附近的高温、海水缺氧或有*、食物匮乏,摄食、代谢均需特化,但程度不一。深海鱼、幽灵蛸、大王酸浆鱿、冥河水母之类深海生物具有奇特的造型,受其生活环境和自身策略的影响,但人对它们“造型可怕”的印象主要受观察尺度影响:你出动解剖刀和显微镜就会让它们变得平凡了许多,上了切片机和电子显微镜那就没什么特别的了。当你考虑它们能不能吃、怎么吃、好不好吃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所以,它们长不了太大的。

例如这是通常生活在米~2米深度的蝰鱼,具有大量的发光器,嘴可以张开到度,但其实你将其做成烤鱼都是一回事。

吞鳗,通常生活在水深~米,拥有巨大的嘴,可以吞下比自身大的食物。眼睛退化至小米粒程度,但尾部末端带有发光器,可以利用光诱捕猎物。

炉眼鱼科深海狗母鱼属的18种短头深海狗母鱼用骨盆鳍上的两根刺和尾鳍上的一根刺在海底栖息,可以视为三条腿,某些种类的“腿”有身体的两三倍长。这“腿”站立时很硬而游泳时十分柔软,目前认为是液压调节的。它们还是雌雄同体且必要时可以单独繁殖。

溜了溜了

一些深海鱼体内储存着较多的尿酸,人是不适合直接吃的。但人类早已掌握将尿酸除去的技术。

幽灵蛸,生活在~米深度,在章鱼·乌贼分离前就从共同祖先里分离出来的古老物种,虽然造型和名字显得凶恶,目前看来其在自然界主要是吃海洋雪,胃内的鱼虾碎片和乌贼碎片不好分辨是捕食的还是从浅海掉下来的残渣。

看起来很危险的“刺”其实是软的

大王酸浆鱿生活在南极海约0米深处,体重可达~千克,超过大王乌贼,是现存最重的软体动物,但体长往往不及大王乌贼。大王酸浆鱿的眼睛与嘴喙均可长到比最大的大王乌贼更大,触手上没有吸盘而是带有约5厘米长的钩爪,以此捕食或自卫。大王酸浆鱿靠尿酸调节浮力,体内的尿酸含量非常高、处理起来比较麻烦,而且深海巨型头足类死后普遍腐烂迅速,并不适合人类食用。

一些研究显示,体重千克左右的大王酸浆鱿每天可能只需要30克食物就能生存,能量效率骇人听闻。可能平时主要是低速漂流,发现猎物后才会突然出击。

有时,人们用“深海巨大现象(Deep-seagigantism)”或“深海巨化病”来描述深海生物的体型远大于浅海的相似生物的现象。甘氏巨螯蟹、皇带鱼、多种深海章鱼、大王乌贼、大王酸浆鱿均体现了这种现象。但这些生物的体型还是无法与神话传说中的北海巨妖之类相提并论。

深海热泉生态系里的生物不依赖阳光、周围环境高温且有大量硫化氢之类,在细胞层面有许多特质。但你还是可以在它们身上找到熟悉的有氧呼吸、糖酵解、硫代谢过程之类——那么,你也没法期待它们长得太巨大。

巨型管虫属的Riftiapachyptila主要栖息于深海热泉附近,周围环境温度在2到30摄氏度、富含硫化氢,为了和硝化细菌共生,它们还要耐受极高浓度的硝酸盐。其身长可达2米至2.4米,最长约2.7米。羽织虫属的Lamellibrachialuymesi也有类似的体型,栖息于洋底冷泉周围。除了前者的环境耐性,二者的差异还体现在生长速度和寿命上——前者两年就可以生长1.5米,但是寿命较短;后者要花一百多年才能生长2米,但是寿命可达年。

冥河水母是深海最大的无脊椎捕食者之一,伞径约1.4米,口腕长约11米,似乎没有刺细胞,生活史不明,据信在全球海洋~米深度广泛存在。年来,人类有一百多次发现其活动,有时发现有鳚鱼共生。

其实,神秘不在于大小,一些深海微生物使用非凡的代谢途径、基因组和化学成分特异。

深海底部一些地方的地壳很薄,有一些裂缝在涌出蛇纹岩化反应产生的pH11的水,那里面就有碳基微生物。根据日本的深海调查,这类微生物大量分布在橄榄岩上、缺少我们认为对自由生活的原核生物来说必需的一些基因,而拥有一些未知基因,其生存可能依赖蛇纹岩化反应。

年,研究人员从美国加利福尼亚2处地方的蛇纹岩化反应涌出水里检出了多种微生物,其中79种的基因组已经被解析。它们是细菌但ATP合成酶基因与古菌相同,一部分物种没有ATP合成酶基因,核糖体构造与已知细菌不同,这之中还有一部分物种也没有糖酵解酶基因,其能量获取途径不明,也许和体表覆盖的纳米级橄榄石/蛇纹岩有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底有可能存在巨型生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