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福满园”在新东路和新源南路丁字路口稍微朝东一点儿。按说这个地方很好找。但门脸太小,上边红色大门头被街边的槐树挡得严严实实的,黑乎乎的小门藏在其它小店铺之间,又没什么特别醒目的标志,一不留神就走过了。
穿过门口等位的人群,进去才发现,外边看到多大,里边就多大啦。没单间,也没有什么个别另样的布置,普普通通的,满打满算几十平米,一眼就看完了。里边座位不少,人挨人,座挨座。除了当中间一条过道用来上菜,您要想往里边坐坐,只有跟别人“劳您驾”了。
就这小馆儿,门口成年累月站着等位的人。夏天还好说,自当在外边乘凉了。一到冬天,西北风一吹,没地儿躲没地儿藏的,只能跟啤酒汽水箱子一块堆儿挤在大门和二门之间的玄关里边(也就三四平米大小)。服务员小姑娘省事了,拿着点菜的小本儿,不用追着客人就提前把菜点了。
来的大部分都是熟客,菜单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摆设,坐下来拿过菜单翻一翻,表示对一起吃饭朋友的尊重,怎么也要稍微斟酌一下嘛。其实走在路上的时候要吃什么早就成竹于胸了。
这里名列前茅的几道菜是红烧带鱼、排骨炖豆角、小碗牛肉、肉沫粉丝小白菜。炝炒圆白菜,老妈茄子。主食大都是炸馒头片和鸡蛋炸馒头片,疙瘩汤也是可圈可点。尤其是红烧带鱼和排骨炖豆角,等你刚刚落座点菜完毕,一转眼的功夫,这两道菜就端上来了。借着去卫生间的机会转到后边一看,这些菜早就都做出来装盘放在后边啦。
红烧带鱼是福满园的当家菜。来这儿吃饭的必点,每桌一份。
北京人传统上爱吃海鱼。和平鱼、*花鱼相比,带鱼最常见,价格也最亲民(我们小的时候带鱼两毛二一斤)。北京吃的带鱼,源自浙江舟山,过去物流不够发达,到了北京,新鲜度不够,只有下酱油红烧了。那时候物资紧张,若论正常供应,一年也就过年期间吃一回,平时偶尔赶上,那就相当于过年啦。所以说,在我们这些人的心中,一吃到红烧带鱼,心里分外满足,感觉就是过年。
“福满园”的红烧带鱼是典型的北京家常味道。过去带鱼少见,各种调味料也不像现在这么齐全,家里常备的也就是花椒、大料、酱油、醋、糖和盐,都是最简单的东西。带鱼买回来,刮鳞(过去的带鱼都不新鲜,外边一层细鳞要去掉)、去内脏,剪掉鱼头和鱼鳍,分成十厘米左右小段,用油微微煸一下,把外皮煸焦,然后另起油锅,下葱姜和花椒大料,出香味后呲酱油加热水,把带鱼放下去,加足其它调味料,大火烧开,小火慢炖。一直到炖透收汁。虽然各家有各家的高招,有用肉皮垫底的,有加咸菜的,但基础味道都不会变,过去谁家做带鱼,走到胡同口,远远就能闻到熟悉的味道。“福满园”做的就是这个味儿。
我一特好的哥们“老白”是美国人。一次约他“福满园”吃饭,我忘了他吃不了带刺的东西,按惯例点了带鱼,菜一上来,这哥们一愣,出于礼貌,用筷子扒拉了一口,随后这份带鱼他毫不含糊地吃了一半。我琢磨第一口肯定是出于礼貌,后来肯定与礼貌没有关系了。
一对朋友,两口子是云南人,从来不吃带鱼。约他们在“福满园”吃饭。带鱼上来,老婆不会择刺,老公夹一块带鱼,把边上的刺咬掉,留下中间部分给老婆尝一尝,后果就是这一顿饭,老公只做了一件事:不停地为老婆择刺。以后再也没有约他们俩夫妻在这里吃饭,怕落埋怨。再后来听说他们两口子自己经常过去吃带鱼。也不知道他老婆会不会自己择刺了。不敢问。
馆子开了二十年,这带鱼也做了二十年了,一直保持这个味道没有变。因为二十年来做带鱼的一直是一个人,没有变化。这位师傅姓董,二十年前到“福满园”开始专职做带鱼。二十年累计制作五十五万盘。谁说中国没有“匠人”精神。我看有!
这家餐厅开了二十年,我在那里吃饭也吃了十多年了。特别好奇的是没有见过他家的老板,感觉特别神秘。
我一大哥傅健,开了一家“芾林酒阁”,是我心目中认可的吃主儿。一次我们哥俩闲聊天,评价一下我们心中最牛的饭馆。“福满园”首当其中!说到他们家带鱼,我说除了“福满园”,北京还有一家叫“餐厅”的,他家红烧带鱼也不错。我大哥告诉我:“福满园”和“餐厅”是一个老板。瞧,这怎么话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