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渔汛
:海洋渔业中指某种鱼类或其他水生动物在某一水域高度密集,有利于大量捕捞的时期。因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由于生理、遗传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形成有规律的产卵、洄游、密集滞留而形成。以其出现的季节不同,有春汛、冬汛之分。
渔汛-渔汛种类
宋、元至清代,普陀渔民传统习惯以鱼名称谓“渔汛”,清中期,依先后被开发利用年代顺次,已形成大*鱼、小*鱼、乌贼、带鱼、海蛰、鳓鱼和鲳鱼等渔汛,渔汛渔期日趋旺盛。
大*鱼汛
宋、元代形成的一个渔讯。大*鱼讯又分三个渔期,俗称“头水”、“二水”、“三水”,亦称“立夏水”、“小满水”、“端午水”。鱼群在海里洄游时受气候、潮汐和海况等影响,在产卵过程中往往会发生鱼肚从嘴中翻出,俗称“*鱼胀膏”(亦叫“胀膏*鱼”)。集群产卵时会发出叫声,雌鱼的叫声似高压锅限压阀喷气发出“哧哧”声;雄鱼象青蛙发出连续不断“咕咕”的鸣叫声。因而,普陀渔民几百年来都称大*鱼为"叫鱼",长期流传着“麦头*,*鱼旺”;“一网拉金,一网投银(指带鱼)”;“*鱼咕咕叫,渔船装满舱”等渔谣。
小*鱼汛
宋代最早形成的渔汛。宋宝庆《昌国志》上说“春鱼小似石首(按:宋元时小*鱼称“春鱼”或“*花鱼”),每春三月,竞往捕之”。民国时期至20世纪60年代,分为春季小*鱼汛与早冬小*鱼汛两个渔汛期。春季小*鱼汛,渔期为每年春分到立夏,即农历l至3月,公历3月下旬至5月上旬。普陀渔民素有“三冬靠一春”之说,即春季小*鱼汛产量较高。每岁冬汛结束时渔船到洋鞍渔场一带开始捕小*鱼。流传有“春雪不离山头,小*鱼勿离滩头”、“过年风,绞绞动”(舟山海岛方言“绞绞动”意为很多)的渔谚。春季小*鱼捕捞渔场由南而北,为南韭山、洋鞍、中街山和佘山洋等渔场。*鱼洄游到"南洋"集群产卵时,同大*鱼一样会发出“咕咕”的叫声,此时渔船都集聚赶往南面的南韭山、猫头洋、大目洋和洋鞍等渔场捕捞,称谓“春分起叫攻南头”,叫作"南洋旺风”。这时候正处春分到清明时期,因而传有“二月清明鱼如草,三月清明鱼如宝"、“三月清明断鱼买,二月清明鱼叠街”(按:二月清明、三月清明是指节气暖早暖迟;鱼如草、鱼如宝、鱼叠街、断鱼买是指捕鱼量和上市量多少)。早冬小*鱼汛。民国后期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每年农历8月中秋节至10月前后(公历9月至11月),渔船在南洋渔场捕捞小*鱼,渔获量甚佳,渔民称为"早冬汛"。主捕渔场为中街山、洋鞍和鱼山等一带海域。
乌贼汛
又叫"墨鱼汛"。为宋代沿岸捕捞时期形成的渔汛。乌贼是一种暖水性洄游的软体动物,平时栖息在深海,每年春夏之际,洄游至水色澄清、岩藻茂盛的岛礁附近索饵产卵和栖息。民国至20世纪60年代,渔汛期与大*鱼汛相同,每年立夏到夏至,即农历4月至5月(公历5月至6月)为旺汛期。鸟贼的洄游、产卵和集群受大风及潮流影响较大,鱼汛期有早有迟。其洄游产卵时主要捕捞渔场为中街山、嵊山、花鸟和大陈等外缘岛屿附近海域,旺发时也可进入内港沿岸一带海区。一般是“大水捕*鱼,小水拖墨鱼”。所以历来流传有“夏发东南风,乌贼靠山拢”、“立夏戤山(意为"靠山"),小满生蛋”(指乌贼产卵子,俗称"墨鱼蛋")等渔谚。乌贼具有独特的防御逃遁本领,它在洄游中一旦遇到“敌人”,就会缩身变色,喷射出强浓的“墨汁”,乘机逃遁。
带鱼汛
据历史资料记录,始于元、明时代,到清代后期才正式形成渔汛。清和民国初期,大批大对作业兴起赴嵊山渔场捕捞,使嵊山渔场附近海域的带鱼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带鱼汛迅速兴盛。并一直延续至今,成为舟山渔场和全国各地渔民捕捞最为鼎盛的一个渔汛。
带鱼汛俗称“冬汛”。主汛期为每年立冬到大寒,农历10月至12月底,公历11月上旬至翌年1月。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初期,木帆渔船作业主要在“北洋”的浪岗、嵊山和海礁等一带渔场。后来使用机帆渔船捕捞,作业渔场范围扩大,由北洋的浪岗、海礁、嵊山和中街山渔场,逐渐南移扩至洋鞍、南韭山、大陈和洞头等渔场。捕捞以“冬至”前后为最旺。渔谚说“小雪小柯,大雪大柯,冬至旺柯”;“带鱼两头尖,勿离海礁边”;“捉虱勿离纽襟,捕带鱼勿离甩山”;“要吃鲜带鱼,还去浪岗面”。带鱼鱼群的洄游规律,是从北(洋)向南(洋)渐移,但到大寒过后至翌年春初,又由南向北洄游,俗称“回头带”。随着节气与洄游变化,鱼体颜色与条子亦发生变化,渔民按带鱼变化分别叫“绿头鸭”、“老鹰咀”、“小辫子”和“沙水带鱼”等不同名称。
海蜇汛
海蜇,又名“水母”。系一种没有肠胃,用体腔消化食物的海洋软体动物。海蜇形如斗笠帽,身体的边缘和下面有很多触手,但本身游动能力弱,受风潮支配漂浮,汛期迟早不一,一般活动规律是由南(洋)面随风随流缓缓北上,再自北(洋)而南下,传有“海蜇随潮动,洄游虾当眼”等渔谚。海蜇分布比较广,捕捞渔场较多。总体汛期为每年夏至至白露(农历5月到7月,公历6月到9月),在整个汛中分为“梅蜇”与“伏蜇”两个汛期。“梅雨”季节捕上的海蜇个体小、水份多,称为“梅蜇”;夏至至白露捕获的海蜇,个体大,肉质厚,质量佳,称为“伏蜇”。元、明和清代就有,清末和民国初期逐成汛期。民国时期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海蜇汛盛期。此期间,不但距沈家门渔港稍远的中街山和洋鞍等渔场有捕,而在沈家门渔港附近的六横、虾峙、桃花、朱家尖、登步、蚂蚁、葫芦和白沙等内港海域亦可捕到,尤其向北洋延伸至岱衙洋、嵊泗*龙和泗礁等洋面都可捞捕到。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海蛰资源急剧衰落,海蜇汛绝迹已久。
鳓鱼讯
鳓鱼,亦称“力鱼”或“肋鱼”。元、明代有产,到清后期与大*鱼汛同期,肋鱼汛期己较闻名。民国时期到20世纪60年代,为捕捞盛汛期。汛期为谷雨至夏至(农历3月至5月,公历4月至6月),以夏至前后为旺汛期。捕捞渔场基本与夏季大*鱼汛相近,于崎头洋、韭山洋、*大洋、洋鞍、岱衙洋和马迹洋等一带海域。鳓鱼同大*鱼穿捕并发,素有“大水(大潮)捕*鱼,小水(小潮)捕鳓鱼”之说。鳓鱼性敏感,怕强光,早上和夜问在水下垂直移动,游动速度很快。渔谚说“小小鳓鱼无肚肠,一夜游过七爿洋(指捞捞海域)”。于潮水将涨未涨、将落未落之时,鱼群密集,水面会发生密密麻麻似雨点般的水花,俗称“鳓鱼泡”、“鳓鱼排”。故历来传有“鳓鱼贱相,捕东北水转涨”(“东北水”系指潮汐流经的方位);“五月十三鳓鱼会,日里勿会夜里会”等不少妙趣的渔谚。捕捞鳓鱼,是采用流刺网缠绕的流网作业,在清代初期,普陀各岛的渔民,已到较远的江苏吕泗渔场、长江口和大沙等外海附近去流捕鳓鱼作业。
鲳鱼汛
因其尾鳍呈叉状,故又名“叉扁鱼”。清代后期始成汛期。民国时期至20世纪60年代,鲳鱼汛逐渐扬名。汛期与大*鱼汛、鳓鱼汛相同,每年立夏至夏至(农历4月至5月,公历5月至6月),以小满到芒种最旺。鲳鱼汛早期捕捞渔场在*泽港和*大洋一带。
历代渔民根据渔讯期各种鱼类洄游、栖息、索饵活动规律,到渔讯旺发渔场捕捞各种鱼类。这类渔汛知识在普陀渔区世代相传。但20世纪80年代初始,由于全国性增船增网,捕捞强度过大,造成渔业资源严重哀退,有的渔讯已经消失。
来源:地理知识精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