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少*迷们对*用罐头、压缩饼干之类的*供食品有着迷一样的信仰。众多短视频平台,还专门有许多品尝各类野外*用食品的直播。
但说实话,跟我们日常现烧现吃的炒菜比起来,午餐肉、红烧带鱼、四喜丸子之类的罐头食品,吃起来味道都不算好,即使是什么红烧肉罐头,也比不上家里面“妈妈的味道”。
毕竟嘛,这些*粮是行*打仗时用的,量大、耐放才最重要,口味什么的都排在其次了。
跟古代行*作战比起来,现在*队里好歹是有午餐肉罐头之类的压缩食品,许多食物存放在罐头里携带起来也比较方便,可摆在诸葛亮、李世民、朱元璋跟前,他们统领的*队可就没这么多选择了。
古人行*打仗,吃东西真的是能对付就对付,很多时候唯一的标准就只有一个字——饱!
俗话说得好,“皇帝不差饿兵”,即使是再精锐的部队,一旦没了粮食,也是要立刻炸锅的。因此,对于将领们来说,如何抓住自己士兵们的胃,就成了他们外出征战时至关重要的一环。
可是就像前面咱们说的,古时候没有行*罐头,打仗又大多在野外,风吹日晒加雨淋,大部分食物别说保存十天半月,就算是保存个三五天也不容易。因此,古人在选择*粮时,范围不是一般的窄。
与我们如今花里胡哨的菜单相比,古代*队的饮食种类极为粗糙。简单来说,从春秋战国开始,人们就主要以粟作为*粮,粟就是谷子,脱壳后我们也叫它小米。
这种粮食对当时的*队有多重要呢?比如说战国时期的秦国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富有,就夸自己“积粟如丘山”。可以说,这种粮食在当时都算是战略物资。秦国就是靠着商鞅变法后的耕战国策,再加上关中和成都两块盛产粮食的大平原,才能够到处囤积如山的小米。
现在我们都是拿小米来煮粥,古时候也是类似。现在我国南方许多省份的家庭喜欢煮皮蛋瘦肉粥、燕麦牛奶粥之类的粥来养生保健,而古人煮粥虽然同样也是加入各种杂七杂八的蔬菜野果,有时候为了改善伙食还会加入一些肉块。
因为喝粥是为了充饥,所以在煮粥时人们会煮得尽量稠上一些。北宋名臣范仲淹,小时候寄宿在书院里寒窗苦读,就经常喝这种稠粥,他每天早上煮一锅厚粥,等到粥凉凝结成块,再划成几小块早中晚分着吃,至于配菜嘛只是一些咸菜。
后来,随着范仲淹出将入相,名人效应之下经过挖掘他的少年经历,还在历史上留下了“划粥断齑”的读书美谈,和“凿壁借光”、“囊萤夜读”等典故,一起砥砺着莘莘学子勤奋学习呢!
回到古代*粮的话题,从先秦到唐朝,这种厚粥一直都是*中士兵们的主要食物。这是因为,小米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主要的作物,尤其是在唐朝以前,北方既是中国的行*中心,也是经济中心,所以北方盛产的小米也是*中的主要粮食。
而随着南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地的水稻作物规模也开始不断扩大,南方“鱼米之乡”所生产的大米,也逐渐变成了*队中的常备物资。
不过,即使是在明清两代,小米仍然要比大米受欢迎一些,这是因为小米脱壳之后更加容易保存,如果存储适当,一袋小米放上很久都不会腐坏。而大米就不行了,因为它水分更多所以更容易变质,一般过不了多长时间,大米就不能再吃了。现代超市里卖的袋装大米,时间能放得更久一些,还是因为给大米抛光的技术。
有鉴于长时间流动作战的体力消耗,古代行*打仗也不能光是喝粥,尤其是作为士兵来讲,更加需要充沛的蛋白质补充,才能从事繁重的体力训练和行*作战。
不过,从《孟子》一书中“七十者衣帛食肉”来看,就会发现想要让士兵们都吃上肉不是特别的容易。毕竟在中国这样一个讲求孝道的国家,70岁老翁穿锦衣、吃肉食都成了一种国家兴盛的标志,可见在春秋时代人们眼中肉类的珍贵程度。
幸好,吃不上肉类蛋白,但植物蛋白也可以勉强充数啊!从春秋时代开始,大豆(古代称之为“菽”)就一直都是我们老祖宗食谱上的重要组成。
当然了,肉食珍贵也是相对的。春秋时代的人们限于生产力水平,过得惨了一点,士兵们也只能完全靠喝粥骗一骗肚子。但到了汉代,这种情况就发生了一些改变了。
尤其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因为文景之治的积累,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是蛮不错的。
比如《居延汉简甲乙编》里面,就记载过一位叫做富风的“执胡燧卒”(执胡燧是地名),每月有大概六百到九百钱的正式收入,其中有将近三百钱花在了买肉上。他有一个妻子和两个都还不到十岁的女儿,仔细算一下就会发现,这位叫富风的汉卒,一家四口人在肉食上的生活水平,可能比我们现在也差不了哪儿去。
跟农耕为主的中原*队相比,比较反常识的反倒是一些游牧民族的*粮了。不少人觉得,游牧民族好啊,他们畜牧为生,肯定天天吃羊肉吃到腻,但实际上呢,对于牧人来讲,像羊这类家畜的用途是产奶、下崽和产毛,根本舍不得杀了吃肉。
因此,他们除了在战前会驱赶一些牛羊当作行*时的补给外,大多数时候他们的*粮依旧是以谷物为主,野菜、菌菇甚至植物根茎为辅,最多是添加一些奶制品作为调剂。牧人的*粮里面竟然没有多少肉,是不是有些魔幻呢?